- 大悲阁
- 又名佛香阁、天宁阁。
为隆兴寺主体建筑。
高33米,五檐三层,面阔七间,进深五间,歇山顶。
上盖绿琉璃瓦,外形庄严端重。
北宋开宝二年(公元969年)五月,宋太祖驻跸正定,因城西大悲寺及寺内铜佛先毁于契丹,继又毁于后周显德年间,乃于开宝四年七月在龙兴寺铜铸大悲菩萨像,后建大悲阁。
铜像有四十二臂,又称千手千眼观音。
像通高20米余,下有2.2米高的石须弥座,是我国现存早期铜像中最高者之一。
像体纤细颀长,比例匀称,衣纹流畅,腰部以下尤佳,富有宋代艺术风格。
须弥座的上仿、壶门内和隔间槏柱上刻有纹饰图案、伎乐、飞天、盘龙等精美宋代雕刻。
铜像两侧四十手臂在清末已改为木制,仅合掌当胸的两臂为铜质。
阁在1944年重修时,拆毁了两侧御书楼和集庆阁,建筑面积较前缩小三分之一,东、西、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已无存。
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。
可纵览正定古城风光。
历代对此阁吟咏甚多,元代诗人萨都刺诗云。
“眼中楼阁见应稀,铁凤楼檐势欲飞,天半宝花飘关道,月中桂子落僧衣。
高擎玉露仙人掌,上碍银河织女机,全赵堂堂遗物在,山川良是昔人非。
”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